close

  央廣網北京9月1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黑龍江哈爾濱依蘭縣高級中學某班主任馮某某因學生沒送禮物,在班裡公然向學生索要禮物並用髒話謾罵學生,引發廣泛熱議。老師怎能“瘋狂失控”,做出如此公然違背師德的事情。
  最新的消息,依蘭縣教育局已經撤銷了馮某某的班主任職務,停止其教學工作,給予其行政記大過處分。該校校長也因負有領導責任而受行政記大過處分。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應該是“教書育人”的老師們最幸福的時刻。學生感謝師恩,也不應該用金錢來衡量。那麼在國外有沒有類似的情況,學生怎麼表達對老師的真情呢?
  在高度尊師重教的韓國,由於學生之間競爭激烈,有些家長不惜給老師送大禮,甚至直接送錢,以換取孩子在學校里獲得特殊優待。
  韓國反貪和民權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韓國有五分之一的家長曾經向老師送禮行賄;而在大城市,這個比例是三分之一。為了打擊校園行賄歪風,近幾年韓國政府採取行動,嚴厲打擊家長給老師送禮行賄的行為。
  在節假日或畢業前夕,澳大利亞的學生也會出於自願,給老師送禮物。禮輕情意重,這也是基本的出發點。
  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說在畢業前夕澳大利亞的學生並不是說一點禮物都不會送給老師,但是送的禮往往只是表達自己的一份心意,從金錢的角度來恆量價值並不大。通常情況比較普遍的做法是學生在畢業離校的時候會送愛心卡片給自己的老師,而有些學生會送上一份巧克力。對於澳大利亞的老師來說這已經算是相當貴重的禮物了,而送不送禮是全憑自願,並不會因為給沒送禮的孩子穿小鞋,而價值如果超過了愛心卡片或者是巧克力糖果之外的禮物,通常澳大利亞的老師是不會收的,因為價值過大的禮物也是屬於一種受賄的行為,如果有些老師覺得收到的禮物實在太過貴重的話,會把錢退給學生。而到了大學階段老師和學生的交流會更加的多,有時候有一些年輕的老師會和學生一起去酒吧里喝酒,或者是一起共進晚餐,通常這種活動老師和學生之間仍然是秉承朋友之間的AA制原則,各付各的錢,學生也不會因為這樣就感覺好像有一些不好意思對不起老師,而相反倒過來有一些老師卻會因為自己的得意門生表現不錯,而反過來請他們吃飯。
  和澳大利亞類似,英國的孩子們也會出選擇鮮花或者巧克力來向老師表達尊重與感謝。
  英國觀察員侯穎:在英國是沒有教師節的,就算聯合國定下10月5號的世界教師節也沒有得到英國教師協會的呼應,但是英國的中文老師卻有一個教師節,這個節日也獲得了英國教育部的承認,在英國的華人老師會過這個節。英國的中文教師節設立於2000年,經過英國各城市的中文學校校長商議,宣佈從此以後每年10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就是英國中文教師節。概括來說一般在聖誕節、複活節、學年末都能在接送孩子的時候看到英國家長給老師送禮物,由此可見,英國家長還是很註重給老師送禮的。但是所送的禮物一般也都不很貴重。大多數是鮮花和巧克力,以表達對老師的感謝之意。另外如果某個老師生病了,生孩子了,或者是退休了,也有熱心的家長會組織隨份子、買鮮花和禮物。其實這樣還是很不錯的,給老師送禮沒有其他意義,只是純粹的表達謝意或者是問候,是自發自願也並不為形勢所迫。  
  有送禮的,就有回禮的。有位在美國生活的華人媽媽在網上分享了這麼件事兒:她女兒在聖誕節前給老師送了份巧克力。這位老師為了表達感謝,回送了一件禮物,一張免做當日作業的通行證(NohomeworkPass)。這種美國式的幽默,在這位嚴厲的中國辣媽看來,卻頗有幾分古怪。
  最後,我們再去德國看看,德國觀察員薛成俊告訴我們:德國師生關係淳樸,一般學生不會給老師送禮物。
  德國觀察員薛成俊:德國有一句諺語,“小禮物讓友誼更加牢固”,意思就是朋友之間要保持聯繫,要相互惦記著對方。小禮物變是一種最直接的體現,比如說出去休假回來你給他帶個海邊撿來的貝殼他都會非常高興。在其他方面當中送禮是比較謹慎或者說是忌諱的,因為處理不當就有可能構成行賄受賄受到法律的追究。享受公務員待遇的老師更是如此,教書育人是他們的工作和職責,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老師和學生可以保持一種和諧親近的關係。德國是沒有專門的教師節的,老師的工作也非常辛苦,因為德國老師一般都是一個人兼兩門課,比如說教物理的老師同時也教化學、教體育的老師同時也教數學。當然德國學生數學普遍不好跟這沒有直接的關係。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也是比較單純的,有點類似於我們80年代,最晚90年代以前的師生關係,老師的精力全部都是在放在教學和學生身上的,學生不會給老師送禮物,老師更不可能向學生索要禮物。當然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比如說老師們要走了,或者是生病住院了,學生可以自發的送一點小紀念品或者是慰問品,在一些公司單位也是這樣,是屬於人之常情。  (原標題:教師節謾罵學生、公開索禮的老師被校方停止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50naopu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